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

Nittaku Barwell & Adelie 阿達利與巴威爾

BARWELL VS ADELIE

第一眼覺得這兩把球拍又是復刻拍,外觀上的中間兩層的確看起來是這樣,從不同的視角去看,這是一把融合新概念的復刻拍。
相信有很多人都已經打過Tenor、Violin、Acoustic、Ludeack Power 專業版了,這幾把球拍的手感,一向為乒乓球界的翹楚,並望其項背很難超越。
近幾年來,Nittaku極力發展純木夾板的貼合技術,無論是木材選用的嚴謹度,或是上膠水的方式,盡量讓膠水吃進木材孔隙等等工法,都在在顯現於球拍的性能上。


外觀是表象、富饒的是手感
如果單以純木七夾來評斷這兩把球拍,真的是稍貴,包括Tenor、Violin、Acoustic、Ludeack Power這幾把球拍都是,但是以手感而言,望眼端視所有品牌球拍,如是焉者,少之又少。
速度、控球、手震、鳴吟、彈擊等等,這幾把球拍都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準了,也都成了乒乓球拍業界的指標性代表作。所以高貴而不貴。
速度快而不失控、微振而具手感、發力彈擊而不爆出、輕挑球而不輕易冒高、重拉球而長鳴,要這幾個條件都全數到位,還真的是難上加難。


自然卻不隨性的色彩
再以配色來欣賞,Barwell 帶灰的褐色配上胡桃木的原色,兩邊鑲上兩道帶喜氣的朱紅,頗有禪味在裡頭,豈不是要我們在享受打球樂趣的同時,也要從容以對每一個來球 ?
Adelie 的配色也是,Limba 的原色配以帶灰的褐色握柄,再以方框帶棗紅色把三周圍起,崁上一個專屬的銘牌,整支球拍溫潤的質感,頗有大將來臨,誰與爭鋒之勢。

中庸與貧瘠只在一線之間
性能之極已不用探討,當然有許多人會不以為然,那就得看你從哪個角度去看,每件事物都有自己的本格,都無法滿足所有的極端,中華文化的中庸之道也在此,日本的禪學亦是如此。
如以一把復刻的角度檢視,這兩把球拍只是錦上添花,多了兩把罷了,但以藝術品來看,無論是陳色、選材、研磨、工法,在在成為Nittaku七夾純木的頂尖代表作。
近年來Nittaku球拍的設計已從單獨的功能性提升到兼具視覺性的層面,讓擁有的人受到幸福的感動,也達到生活態度的基本需求,這也是未來Nittaku設計球拍的方向。

令人驚艷的弧線
貼上自己熟稔的膠皮,與其Ludeack Power的手感相比,Barwell落桌後彈跳的軌跡,能以「消失的弧線」來比擬,特意往桌子中間拉出前衝弧圈,加厚的大芯,加強了二速往身體彈跳的視覺效果,當對方擋起這一球,也應該會覺得明顯有沉重的壓迫。
無拼接的胡桃木面材也提供稍微震手,卻好控制落點極佳手感,就像Barwell的外觀一樣,蓄勢待發,出手就志在必得的王者氣息。

而Adelie卻是不同於Barwell的球質,完美的拋物弧線,牽引出最令人意想不到的詭異,看似普通無異樣的拉球,落桌後不前衝,角度卻急速下降,尤其更適合拉加轉弧圈的朋友,球落至底線後迅速向外滑動,令對手有一種「看得到,卻吃不到」的憎恨感,更能符合Adelie看似平凡無奇,卻隱含強烈殺傷力的外表。

這兩支球拍的頂尖工藝提供了兩種不同的球風選擇,說是左手與右手一點也不為過,亦可說成兩個個性不同卻血統一徹的兄弟,Barwell為意氣風發、戰無不勝的豪邁王者;Adelie則為低調內斂的軍師,兩者皆為戰場上指揮若定的靈魂中心,成為球場的焦點也是意料之事。

2 則留言:

  1. 請教一下yasaka yes 與 Nittaku Barwell的分別?
    本人想兩者選一

    回覆刪除
  2. Barwell大芯比YES厚一些,理論上以球質會重一點(同一人,同樣膠皮下)

    而Barwell做工也比YES細很多,不論是面材或握柄,都比較細緻,
    當然價格上也較高

    若您有預算的考量,建議您YES即可
    若您想一次到位,Barwell會是您開打或收藏的好選擇

    謝謝您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