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

Nittaku 的山寨三兄弟

亂七八糟的山寨球拍

請各位看倌仔細看來,第一張圖是正廠的握柄水晶片,第二張圖是山寨廠的水晶片,其實若是顏色調的像一點,真的很難去辨別。
第三張是把兩支球拍的握柄放在一起,比較容易比對,是不是?
圖片會說話滴!
第四張照片即是把大芯跟力材擺在一起,這樣也比較容易看清楚。老實說,如果不是行家真的很難分辨,在此我們要跟山寨廠的師傅給聲"讚",讓我們很難分辨出來。
如果他們把這個工藝拿去放在推廣並專注在自己的品牌上,我猜想,十年之後應該會有很大的作為。
當然我們無意毀譽這樣的行為,但是我們只是對山寨者嗤之以鼻、不去花腦袋,自行開發、設計、行銷。其實我們連對仿製外觀的跟隨者不以為然了,何況是連著品牌、包裝等等各個細節完全仿製。您說,是嗎?


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

Nittaku Barwell & Adelie 阿達利與巴威爾

BARWELL VS ADELIE

第一眼覺得這兩把球拍又是復刻拍,外觀上的中間兩層的確看起來是這樣,從不同的視角去看,這是一把融合新概念的復刻拍。
相信有很多人都已經打過Tenor、Violin、Acoustic、Ludeack Power 專業版了,這幾把球拍的手感,一向為乒乓球界的翹楚,並望其項背很難超越。
近幾年來,Nittaku極力發展純木夾板的貼合技術,無論是木材選用的嚴謹度,或是上膠水的方式,盡量讓膠水吃進木材孔隙等等工法,都在在顯現於球拍的性能上。


外觀是表象、富饒的是手感
如果單以純木七夾來評斷這兩把球拍,真的是稍貴,包括Tenor、Violin、Acoustic、Ludeack Power這幾把球拍都是,但是以手感而言,望眼端視所有品牌球拍,如是焉者,少之又少。
速度、控球、手震、鳴吟、彈擊等等,這幾把球拍都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準了,也都成了乒乓球拍業界的指標性代表作。所以高貴而不貴。
速度快而不失控、微振而具手感、發力彈擊而不爆出、輕挑球而不輕易冒高、重拉球而長鳴,要這幾個條件都全數到位,還真的是難上加難。


自然卻不隨性的色彩
再以配色來欣賞,Barwell 帶灰的褐色配上胡桃木的原色,兩邊鑲上兩道帶喜氣的朱紅,頗有禪味在裡頭,豈不是要我們在享受打球樂趣的同時,也要從容以對每一個來球 ?
Adelie 的配色也是,Limba 的原色配以帶灰的褐色握柄,再以方框帶棗紅色把三周圍起,崁上一個專屬的銘牌,整支球拍溫潤的質感,頗有大將來臨,誰與爭鋒之勢。

中庸與貧瘠只在一線之間
性能之極已不用探討,當然有許多人會不以為然,那就得看你從哪個角度去看,每件事物都有自己的本格,都無法滿足所有的極端,中華文化的中庸之道也在此,日本的禪學亦是如此。
如以一把復刻的角度檢視,這兩把球拍只是錦上添花,多了兩把罷了,但以藝術品來看,無論是陳色、選材、研磨、工法,在在成為Nittaku七夾純木的頂尖代表作。
近年來Nittaku球拍的設計已從單獨的功能性提升到兼具視覺性的層面,讓擁有的人受到幸福的感動,也達到生活態度的基本需求,這也是未來Nittaku設計球拍的方向。

令人驚艷的弧線
貼上自己熟稔的膠皮,與其Ludeack Power的手感相比,Barwell落桌後彈跳的軌跡,能以「消失的弧線」來比擬,特意往桌子中間拉出前衝弧圈,加厚的大芯,加強了二速往身體彈跳的視覺效果,當對方擋起這一球,也應該會覺得明顯有沉重的壓迫。
無拼接的胡桃木面材也提供稍微震手,卻好控制落點極佳手感,就像Barwell的外觀一樣,蓄勢待發,出手就志在必得的王者氣息。

而Adelie卻是不同於Barwell的球質,完美的拋物弧線,牽引出最令人意想不到的詭異,看似普通無異樣的拉球,落桌後不前衝,角度卻急速下降,尤其更適合拉加轉弧圈的朋友,球落至底線後迅速向外滑動,令對手有一種「看得到,卻吃不到」的憎恨感,更能符合Adelie看似平凡無奇,卻隱含強烈殺傷力的外表。

這兩支球拍的頂尖工藝提供了兩種不同的球風選擇,說是左手與右手一點也不為過,亦可說成兩個個性不同卻血統一徹的兄弟,Barwell為意氣風發、戰無不勝的豪邁王者;Adelie則為低調內斂的軍師,兩者皆為戰場上指揮若定的靈魂中心,成為球場的焦點也是意料之事。

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

大自然的怒吼,堅強的人類

八八風災未達兩年,此段影片讓我深省


所有的日本友人,你們要加油~~

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

Yasaka Specail 經典再現

Extra Special...... YES
概略心得: 板子較硬,扎實,硬七夾的手感。 脫板較快(持球性一般),旋轉、力道都不錯,二速有點下沉,弧線低平。
參與試拍的球友說打過去的球比較沉,不太好回。板子有很輕微的形變,彈性不錯,中小力量時威脅不比吉他或小鳥,但是發大力時,球速、力量是三塊球板中最好的。
手感的清晰度不若吉他或小鳥,有些模糊,必須注視著對手的回球,才知道自己打的球的質量到什麼程度,拍頭有點沉,所以在中台對拉時球質自然也比較重,尤其是拉大弧圈時,正中甜區又帶些側拉,往往可以讓對手不易回球,但是持球就比較不好些,板身有點硬。

若以結構來看,中間三層的大芯跟CL很雷似,都是用Ayous來合成,其中兩層染了紅色,我們猜想是為了配色的緣故,面材是用偏硬的胡桃木,這也是導致形變不大的原因之一。
重量還好,不加膠皮約略在93克,加上兩片日本膠後秤重為171克,所以整體上還算平衡,連續打了一個小時,還不至於舉不起手來,至少還可以摑人一巴掌。
以前使用CL的經驗來說,彈性比較輕彈,但是這把Extra Special 就比較屬重彈了,CL的重量跟這把差不多,但是厚度就差了8mm了,所以個人會比較偏愛這把的整體視覺,但是這可不是說CL不好。

若以MEO (Extra Offensive )來比較,MEO屬硬五夾,自然手感上比這把Extra Special清晰許多,MEO的力材跟面材都使用了稍硬的木種,但是中芯還是用了Ayous,可見Ayous在形變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
所以兩把(MEO及YES)同樣都是6mm的厚度,手感上的差異卻很大,重量也有些許差別,筆者隨便拿兩把秤重,YES為93g,MEO就只有85g了。
因此,以前打過MEO的人,也可以試試這把設計與用料都些微不同的YES,相信使用同樣的膠皮,球路應該會有大差異。

配膠情況: 反手 - Nittaku Hammond Pro-beta, 正手 - Nodias A-1 SOFT 。

YES整體感覺不錯,我覺得是一塊略帶暴力的好板子。

平均重量:92.1 ( 20把的平均重量)
板厚:6mm
尺寸:257 x 150mm
大芯厚度:4.4mm (中三層)
力材+面材:0.8mm


中國式與橫板的結構大致相同,只是拍面積不一樣,手感也都相同,當然也是硬七夾的手感
官網的資料..... www.pinponking.com.tw/page47.php